2020欢度春节高二作文5篇

  欢度春节高二作文1

  在春节中,除夕这一天对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日子,因为它是岁末,一年中的最后一天,寓意着“除旧迎新”,这一天有很多的民俗,是我们小孩子最盼望过的日子。

  吃过年夜饭,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当然是收压岁钱,我给爷爷奶奶、叔叔婶婶拜年,说句吉祥话,长辈们送上压岁钱,我虽然表现的很平静,可心里早已乐开了花,迫不及待地打开红包,偷偷数一数,让快乐加倍,然后畅想着红包该怎么花呢。

  到户外找一个空旷的地方,我和哥哥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喜庆的炮仗包装,真是让人眼花缭乱:有喷花的、旋转的、降落伞、烟雾弹各式各样的都有,“先放哪个呀?”我和哥哥真是挑花了眼,“对了,降落伞我没怎么玩过,那就先放它吧。”我掏出一枚降落伞,“头”冲天空搁在地上,小心翼翼的拿着香点燃引线,咝——,听见引线点燃声的我,迅速跑到了安全地带,只听见嗖——的一声,天空中传来了一声清脆的响声,只看见一个开着降落伞的小人缓缓落地,真是惟妙惟肖。我又在我的鞭炮箱里翻了翻,看见了几袋烟雾弹,“诶,烟雾弹是什么样的,我好像没放过。”我拆开包装袋,拿出一个烟雾弹,引线朝上,立在地上,拿根香一点,只见烟雾弹像魔术师一样,吐出了一股白色的烟雾,我的能见度逐渐下降。咳——,好呛啊。接下来,就是我最爱玩的东西——烟花棒,我掏出打火机,将烟花棒点燃,光彩夺目的火花从烟花棒里喷涌而出,我兴奋地挥舞着烟花棒,任由不断涌出的火花飞舞,好似一条火龙,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……

  吃团圆饭、包饺子、放鞭炮、看春晚、发红包、守岁,除夕好热闹啊,除夕融入的是一种亲情,是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,我们小孩子真希望天天是除夕。

  大年三十晚上,也就是“除夕”之夜,是一家人吃团圆饭的团聚时刻,一家人热热闹闹、欢聚一堂,琳琅满目的菜肴,让我胃口大开,空气中弥漫着菜香,以及那份浓浓的亲情。

  红包派发完,大人们会在一起看春晚、包饺子、唠家常。可我们小孩子却闲不住,我们会在屋里找出一根香,把香点燃,再拿上前几天买的各种各样的鞭炮,出门放炮去。

  放完炮竹,除夕还有“守岁”的风俗,我和大人们一道熬夜,以迎接新年的到来。

  欢度春节高二作文2

  除夕一过,就是正月初一,春节拜年礼仪有何讲究?

 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,是人们辞旧迎新、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。我们通常只知道的是正月初一时,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、朋友、尊长,朋友们也互致新年快乐,以吉祥之语互贺祝新春。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,谓之“拜年”。主人家则以点心、糖食、红包热情款待。其实,春节拜年学问很多,春节文化元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。

  “拜年”一词,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,也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、祝贺新年健康如意、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。遇到同辈亲友,也要施礼互贺。至今未曾改变这种礼仪,只是在形式上元化了。

  年初一,人们都早早起来,穿上最漂亮的衣服,打扮得整整齐齐,出门走亲访友,相互拜年,恭祝来年大吉大利。

  中国人自明清起始,对拜年礼仪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,有着一定的次序:首拜天地神祗,次拜祖先真影,再拜高堂尊长,最后全家按辈份次序互拜。对尊长要行大礼,对孩童要给赏赐。拜年时,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,祝长辈人长寿安康,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,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,因为“岁”与“祟”谐音,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。

  拜亲朋也讲究次序:初一拜本家;初二、初三拜母舅、姑丈、岳父等,直至十六日。这种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流行。宋人孟元老在《东京梦华录》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:“十月一日年节,开封府放关扑三日,士庶自早相互庆贺。”到了清朝年间,拜年礼仪有了升华。清人顾铁卿在《清嘉录》中描写,“男女以次拜家长毕,主者率卑幼,出谒邻族戚友,或止遣子弟代贺,谓之‘拜年’。至有终岁不相接者,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……。”一般说来,平辈间拜年则拱手致语就行了。

  首先拜家里长辈。初一早晨,晚辈起床后,要先向长辈拜年。当然,长辈受拜以后,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“压岁钱”分给晚辈。不能忘记的是向邻居长辈拜年。中国有句古话:远亲不如近邻。所以向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本属长辈,一般说,邻居长辈也会给“压岁钱”的。

  其次是走亲戚拜年。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、母家,并须带贺礼。进门后还得先向佛像、祖宗影像、牌位各行三叩首礼,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。

  接着就是礼节性的'拜年了。如给朋友拜年,一进屋门,仅向佛像三叩首,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,如比自己年长,仍应主动跪拜,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,连说免礼表示谦恭。一般情况下,不宜久坐,客套话完了就要告辞。主人受拜后,也应择日回拜。

  还有一种就是感谢性的拜年。凡过去一年中对人家欠情的,如曾帮助过自己的人或老师、师傅、医生等,就要买些礼物送去,借拜年之机,表示感恩谢意。

  欢度春节高二作文3

 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,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——春节。春节的来临,意味着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;意味着里历史将翻开崭新的篇章;意味着我们也将长大一岁。

  在中国过春节,大家都会提前准备年货,我的家乡也不例外。差不多在冬月的初旬,家家户户都开始备年货了。大家会买许多肉,有些灌成香肠,有些则把肉腌制后挂在阳台,经过长时间的晾晒而制成腊肉,留到过年吃。

  过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,家里就开始忙了。必须进行一次大扫除,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、一尘不染。还要准备一些糖和水果之类的年货,用于过年时招待客人。

  小年一过,除夕很快就到了。除夕在农历十二月三十,是一年之末。在这一天,大家都要穿新衣,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、贴窗花和“福”字。“福”字还要倒着贴,意味着“福到了”!这些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,对美好未来的祝福。

  除夕夜吃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。桌上摆满了丰盛可口的饭菜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一边看着春晚,一边举杯欢庆、互送祝福。当然,还有我们小孩最喜欢的——发压岁钱。长辈们把压岁钱封在红包里送给晚辈,祝福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。

  除夕一过,便是春节。大街小巷满是火红的炮纸,像是铺上了红地毯,在迎接春节的到来。而这一天,人们通常会待在家里休息。

  接下来的几天,大家会走亲访友去拜年,也会在家中接待客人。亲朋好友们互送祝福,欢乐与幸福洋溢在我们的周围。

 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——春节的又一个高潮。这一天,人们吃元宵、赏花灯。花灯各式各样、十分美丽,有的做成鱼,寓意“年年有余”;有的'做成莲花,寓意“出淤泥而不染”;有的做成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威武的龙,寓意“龙腾虎跃”……在里面点上灯,瞬间变得五彩缤纷,美丽极了。

  元宵节一过,热闹的春节也将进入尾声。大人们又开始忙碌地工作了,孩子们也要重新背上书包去上学了。

  这便是我家乡的春节,一个温馨和睦的节日,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,整个大地都弥漫着幸福与欢乐。

  欢度春节高二作文4

  今天是初一,我去了洪湖,一同去的还有妈妈。

  我们上了车,一边观赏风景,一边等待快点儿到洪湖。只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,便到了洪湖。

  “啊?这就是洪湖?”我小声嘀咕。不假,这洪湖还真挺像乡下的:有鸭、有鸡、有鹅。

  来洪湖的路上,可让我们笑得合不拢嘴。

  当车快到达目的地时,有一只顽皮的鸡挡在马路上,还叫得欢呢!我们按了一下喇叭,那鸡先惊慌地跳了一下,然后,用正面对着我们。我们吓坏了,认为它要跳到车上来。但鸡没有那样做,只是对着我们愤怒地叫了一声,最后落荒而逃。我们愣住了,随后又爆笑起来。过了一会儿,嗬,一个接一个,欺负我们呢!?你猜我们又遇到什么了?鸡?不—对!猪?不—对!你肯定猜不着,是一大群回家的鸭子!这鸭子大概有四五十只,排成了一个列队,一个接一个回家,就像小学生排队放学那样。它们是那么安静、有序、整齐,没有一只逃跑,即使没有人。其中有一只是鸭子头领,其它的跟在它后面,安安静静的走着,没有那一只叫喊。它们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,屁股有节奏地跟着身体左一下右一下,那样子既有趣又可爱,还稍带俏皮。我们又按了一下喇叭,想示意它们快点儿。没想到它们听到喇叭声后,并没有慌了阵脚,反而自顾自地走,可见它们的世界是多么安静!我们看得入了神,仿佛着了魔似的。我们等它们都回家后,车子才又缓缓地开动起来。

  好不容易到了洪湖,却又发现洪湖像乡下,大失所望。但过了一会儿,我又冷笑起来,我身上有擦炮,想耍耍那些“笨鸡”——炸鸡。但我又怕真把鸡炸去天堂了,便犹豫不决。终于,我鼓足勇气划了一根丢在鸡面前。“上当了!上当了!”我高兴地拍手——有鸡认为那是爆竹的残渣,丢给它玩儿的,竟然去啄那个已经被我点着了的擦炮!冒烟了,那鸡嘴已经挨上了,“砰——砰——砰——”,我一看,呀,一只鸡也没有,我不相信,等那鸡儿们又出来了以后,我又快速地点燃了一根,找准时机,丢在了一只鸡脚旁。冒烟了,“砰砰砰!”,我再看,天啊,鸡真那么聪明!?鸡啊鸡,你也太聪明了吧!

 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,晚上来了!晚风吹着我们的脸,凉飕飕的。我们告辞后,又花了一个小时回家。

  今天,我好开心,虽说有鸡鸭,但也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。看来,有些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呀!

  欢度春节高二作文5

  中国历史悠久,民族的特色也很多。就春节,各地的春节也不同,老舍笔下的北京春节是那样多姿多彩,我家乡的春节更是那样热闹、精彩。

  我的家乡是坐落在深山里的一个小村庄,小村被大山和河流围绕着,居住面积也只有一个小区的一半大,剩下的只有田地和高大耸立的大山。

  又到了临近春节的时候了,我们的车在大山中绕着仿佛永远也走不完的路,足足走了一个小时才走进小村。随着一声木门打开的响动,春节终于开始了。

  在春节期间,小村简直成了孩子们的玩乐天地。广阔的田野任我门奔跑玩耍。小点的孩子会玩捉迷藏;大一点的就玩爆竹;再大一点就玩一种叫“打仗”的游戏,手拿着玩具枪分成两队作战。我至今还记得以前我身穿棉袄,头戴头盔,手拿玩具枪去“打仗”的模样,想起来还觉得颇为可笑。

  除夕前,我们不仅给亲朋好友拜年,还会给逝去的长辈拜年。我们每人拿一袋东西跋山涉水,由入土的年份从晚到早。越到后面的陵墓,山越险,可毫不影响我们拜年的热情和气氛。我小的的时候只能看到几个陵墓便不能随着别人去往下一个陵墓,但我的身体不断变高大,一年多看几个,就在去年我刚刚看到最早的陵墓,它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哩。我们总在墓前倒杯酒,放支烟,还会放许多食物。这时小朋友也不闹了,神情专注的望着这个陵墓。我仿佛看到了陵墓里那些慈祥的老人,那些曾经为了建造这片家园而留下汗水和热血的祖先。

  除夕这一晚,活动最多,最热闹,也最精彩。在每个家中都要把桌子摆的密密麻麻,吃的喝的琳琅满目。家中要派几个代表去村子里每个家中拜访做客。村子里洋溢着过年的快乐,但无论在大街上还是客厅里都不见孩子们的身影,到底去哪了?嘿!原来都在厨房里!家乡有个特别的习俗,就是孩子做饭。小的孩子择菜洗菜,大的孩子就负责切肉和炒菜,各个都做得像模像样,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在门边乐呵呵的笑着看着这一群可爱的孩子们。孩子们做的菜也真不赖,味道让大人们赞不绝口。有的孩子还会表演节目逗得家里人开怀大笑。在午夜还会进行倒计时迎新年活动,只要和蔼可敬老村长的一声号响,百束烟花就一同在天空绽放,真是让我们叹为观止,小朋友都冲出去燃放庆新年,热闹得很。就连小狗小鸡也嘎然止声欣赏新年的烟火。这种热闹一直持续到凌晨3点才慢慢消停下来。

  虽然,每年的春节都是这样,可我们百看不厌,每次过年的热情不减。其它地方不也是这样,正是因为这样,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得以传承和推广,中华民族才能活出自己的特色与精彩。